十字路口,車讓行人快走,斑馬線互敬成為常態(tài);樓宇街巷,穿馬甲戴紅帽,文明志愿者隨處可見;城市鄉(xiāng)村,新風育文化興,核心價值觀春風化雨……金華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以來,城市“顏值”大提升,然而更美的風景,在人們心中。
市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陳玲玲在多次調研工作中要求,要抓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等工作,大力弘揚和踐行新時代金華精神,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,提高城市軟實力。上個月,市區(qū)地標人民廣場新裝上陣,蝶變?yōu)樯鐣髁x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,主題式景觀呈現(xiàn)我市多年來的道德人物和信義故事?!拔椰F(xiàn)在經(jīng)常來這里,周末還會帶著孫子一起,看著家鄉(xiāng)人的先進事跡,心里暖乎乎的?!笔忻耨T建強說,他們身上反映了現(xiàn)代社會的文明進步,也代表著金華人的信義精神,值得大家學習。
其間,我市重點打造“信義金”城市禮遇系列產品,對市區(qū)范圍內年滿18周歲、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自然人的信用狀況和文明狀況形成評價指標,包含4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。總量1000金,包括公共信用金500金,以省公共信用評價結果50%計;榮譽金200金,分別按國家、省、市及其他榮譽,一、二、三等功計金值;公益金200金,包括志愿者服務、社區(qū)公益、獻血、捐贈等慈善公益行為,鼓勵市民廣泛參與;文明金100金,以倡導文明行為、提高市民素質為導向,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經(jīng)過5個多月的運營,人,查詢使用約145.1萬人次,兌換實物禮品近1000份,共計發(fā)放535筆1.42億元“信義金貸”專項貸款產品。
從浦江鄭義門孝義傳家900年到五位“感動中國人物”,八婺大地孕育了許許多多信義好兒女。“金華好人”已成為“和美金華”的金字招牌。
11月13日,市委書記陳龍看望了第六屆金華市道德模范。他指出,努力書寫好金華高質量發(fā)展的時代答卷,需要不斷提升道德力量。各級黨委政府要結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和全國文明城市創(chuàng)建工作,深入踐行《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,廣泛宣傳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,大力培育積極健康、向上向善的先進文化,為推進我市現(xiàn)代化都市區(qū)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。這真真切切地表明了我市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。
近年來,我市還先后出臺《金華城市榮譽征集辦法》《金華市道德模范待遇保障規(guī)定》等文件,相繼部署開展以“選樹身邊好人”為重點的城市榮譽體系建設提升行動和以“社會道德建設”為重點的鄉(xiāng)風文明培育行動,積極建設城市榮譽室和道德先進人物數(shù)據(jù)庫,對我市全國和省市道德模范、中國好人、浙江好人、金華好人的有關資料進行數(shù)字化管理,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活動,模范迭出、榜樣薈萃。
市區(qū)三江街道萬達社區(qū)下轄對家畈和三姑殿兩個城中村,這里的居民們對王書成都很熟悉,因為他不遺余力地在創(chuàng)建工作中投身志愿服務。王書成今年70歲,別人稱他“老王”,他自稱“王不老”,因為他覺得自己對志愿服務不認老。勸導住戶清理門前雜物,在綠化帶里忙活“退菜還植”,到分派區(qū)域檢查衛(wèi)生秩序……王書成經(jīng)常一干就是五六個小時。被他執(zhí)著于志愿服務的精神所觸動,有人給王書成總結了他到底“不老”在哪:宣傳引導,觀念不老;巡查監(jiān)督,腿腳不老;樂觀愛笑,心態(tài)不老。
說起團隊的建立,家住利瑪國際錦苑的麻應琴笑了:“我們本來是一起跳廣場舞的?!彼f,先前接到社區(qū)工作人員電話,稱正在組建志愿者團隊,想到這事對社區(qū)對大家都有利,就答應了下來,拉著小區(qū)里時常一起跳舞的姐妹們加入。之所以取名為“立馬”,是希望團隊成員做起志愿服務來及時麻利。
只要是開展志愿服務的日子,團員們都很準時,年輕隊員爬樓梯,年長隊員走平地。在住宅樓道,檢查住戶門前是否放置鞋柜、垃圾袋、廢舊品,以及墻面有無“牛皮癬”;在公共區(qū)域,撿拾地面垃圾,勸導垃圾分類,巡查線外停車。在她們看來,兩年多的堅持非常值得,小區(qū)環(huán)境變好了、街坊鄰居親睦了,“大家庭”的概念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,也正是這份認同感促使更多人主動加入志愿者隊伍。
如火如荼的氛圍還吸引了在金留學生的關注。來自加納的浙師大留學生瑪莎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“志愿無國界”服務品牌的志愿者,像她這樣的外國留學生志愿者共有26名,均來自我市高校,重點為前來辦證的大量外籍人士提供居留許可申請等方面的服務,一并介紹金華的風土人情。
近年來,我市將志愿服務活動作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新時代金華精神的重要抓手,黨員干部示范帶頭,行業(yè)協(xié)會積極參與,構建了以黨員先鋒志愿者為龍頭,以“茶花姐妹”巾幗志愿者、“青春力量”青年志愿者、8890社會志愿聯(lián)盟為骨干的“1+3”志愿服務體系,“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”的志愿服務網(wǎng)絡基本形成。
斑馬線前,志愿者手持禮讓牌,引導市民文明過馬路;社區(qū)小區(qū)里,志愿者手拿清潔工具,清理垃圾雜物;車站醫(yī)院里,志愿者熱情伸出援手,為群眾排憂解難……這些志愿服務的生動鏡頭,這樣的新時代“雷鋒故事”,在當下的金華隨時隨地都有呈現(xiàn)。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言行傳遞著“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”的暖意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金華人認識到,文明不僅僅是一個符號和象征,它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。為此,我們心懷夢想,以更加高昂的姿態(tài)、更加堅定的信心,向著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自信邁進。